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教育》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79152
试论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医教育》 2000年第2期
     作者:杨玲 李红玉 黄占辉

    单位:杨玲(哈尔滨市卫生学校);李红玉(辽宁省医学教育中心);黄占辉(锦州医学院 121001)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园文化;作用

    中医教育000209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提出已有十多年历史。1996年、1997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问题》和《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大纲》两个重要文件中,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这从某一方面给校园文化的作用作了定位。但从目前形势看,一些高校对校园文化从思想认识到实际建设上都还有相当的差距。本文的目的,一是深化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二是提高人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关注,以便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1校园文化的内涵
, http://www.100md.com
    (1)“社区说”。即把校园文化视为社区文化的一种,认为它是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之中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

    (2)“氛围说”。即把校园文化看作是存在于校园内的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这个特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

    (3)“第二课堂说”或称“补充说”。持此观点的人,将校园文化等同于第二课堂或社团活动,认为它是除学校课堂教学之外的一切自发或有组织的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

    (4)“综合说”。即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循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

    上述阐述,都从某一个侧面或角度揭示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但有的没能揭示其本质属性,有的明显具有片面性或狭义性,有的则没能揭示各因素的内在联系。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它是在校园环境中,由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显著的校园特色的,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校全员的文化乃至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
, 百拇医药
    对“校园文化”的这一解说,揭示了它产生的环境、条件及发展动力,指出了它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主旨,阐述了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明确了类属和性质,这是对校园文化的内涵较为全面科学的界定。当然,校园文化中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有人称之为校园中的病态文化,此类暂不放在本文研究之列。

    2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陶冶、美育的功能。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知识的传递,使广大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文化价值的不断摄取,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在此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功效是绝不能忽视的。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崇高的校园精神,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如沐春风,陶冶自己的性情,净化自己的灵魂,逐渐体验出人生的意蕴,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校园文化的陶冶、美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它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一样润物无声,但其陶冶、美化学生心灵的功效,是十分强大的。
, 百拇医药
    (2)正面导向功能。所谓正面导向,就是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比较明显的,它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

    所谓目标导向,就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引导大家朝着奋斗目标前进。客观上,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长远规划、长期奋斗目标,同时,也还会有年度计划,短期目标。这些目标一定要符合本校的实际,取得师生的认可,使广大师生自觉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所谓价值导向,就是通过校园文化的作用,使学校师生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在思想深层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定位。但这些心理活动还要外化,它往往通过人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是非判断、荣辱取舍表现出来。所以实现价值导向,就是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等。

    (3)凝聚激励功能。所谓凝聚功能,就是由校园文化产生的一种向心的内聚力,它可增加全体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增强整体合力。所谓激励功能则是激发鼓励,是通过校园文化对人心理和情感的刺激,产生向上、向前的推动力。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激励前进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作为校园文化核心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犹如校园的灵魂,它是学校全体成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是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支柱。正是在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精神鼓舞下,大家才能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进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推动力。
, 百拇医药
    (4)规范、约束功能。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是它对广大师生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具体表现为规章制度的“硬性”规范和道德传统的“软性”规范。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令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这自然是对师生行为的明确规范。除此之外,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生文明守则,大家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以及多年形成的校园中好的传统和文明习惯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规范、约束师生行为的功能。

    (5)同化、辐射功能。所谓同化,是指一个人自愿接受他人的思想、观念、信念、行为,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的现象。校园的同化功能分内、外两方面:对内,强大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舆论,对校内少数思想消极者,会有潜移默化的同化功能;对外,校园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交流中,也有被社会同化的功能。校园文化被社会同化的过程,也是校园成员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对广大青年学生而言,也是促其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校园文化的对外传播扩散现象。由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品位”、“态势”,一般会高于社会的总体文化趋势,这种传播、扩散,自然会对社会文化产生较好的示范和影响,对社会文化有导向作用。理论界称这种传播、扩散为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
, 百拇医药
    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在医学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校园文化的功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挖掘校园文化的这些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要进一步提高对校园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往的几乎完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应该受到冲击。要改变学生完全被动的地位,特别是在高校要还学生以学习自主权,恢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地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大多是自觉自愿投身其中,尽情地表现,尽情地挥洒,这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同时也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远远不足。就大学而言,无论是物质文化建设,还是校园科技文化、行为活动文化的开展都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有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感到大学生活非常单调,一天到晚只埋头专业学习,学生生活十分枯燥,学生的很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不到锻炼和培养。因此,我认为当今高校必须加大校园文化的投资,努力搞好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增加活动、娱乐的场所,使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感染、陶冶学生,使学校的一场一景,都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意义。要认真组织学生,建立好专业学习、科技及各种类型的文化、体育社团组织,使学生每个人都可根据各自的特长,自觉地加入到组织中去,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每个人都能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自觉主动、生动活泼地接受锻炼,增长才干。这就是我们强调的与素质相应的基础功底和为人品质。
, 百拇医药
    (3)抓好校园文化的导向工作,积极培养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本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社会文化息息相通。有人说“社会上刮什么风,校园内就下什么雨”,说明校园和社会不可能分割开来。社会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肯定有积极向上的内容,也会有消极的乃至病态的内容。校园文化同样如此。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地引导,要努力制止消极、病态文化的产生滋长,大力扶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发展成长。另外,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反映本校特色的,并能为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一个学校积极的、科学的、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往往是这个学校形象的体现,是该校特色的体现,可以说是这个学校的灵魂。全校师生将会在校园精神的感召和鞭策下,规范自己的言行。或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或发奋学习,增长才干。因此,建设校园文化,培养良好的校园精神是高等医学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收稿日期:1999-12-08), 百拇医药